上海“三监联动”推进精细化管理 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毛细血管”更通畅
发布日期:[2024-03-16]
[ 字体:  ] [分享: ]

“某公司新建加油站项目涉嫌未开展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日前,上海市静安区生态环境局相关业务科室通过查询环评综合管理系统及上海市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服务平台,发现了这条线索并将其移交给执法大队。

接到任务后,执法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调查,发现这一项目处于调试期,应执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但公司实际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即开始进行项目调试并排放污染物,存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因此,静安区生态环境局责令其改正,并处罚款20万元。

一起案件的办理,体现出静安区生态环境局监管与执法的协同联动,让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提升了执法监管效能。在上海,监管与执法、监测与执法、监管与监测的“三监联动”模式正在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平台升级实现信息共享

部门协同联动效能提升

 

厘清监管、监测、执法等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三监联动”工作机制,是近年来上海探索的重要方向。自2021年《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管理“三监联动”工作方案(试行)》出台后,上海进一步深化完善“三监联动”工作机制。同年,大阳城集团娱乐游戏在原有排污许可证“一个平台,两只翅膀”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了固定污染源综合监管平台的全方位升级改造,于2022年底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就这样,一个整合监管、执法与监测三方合力的“铁三角”就此形成。

“以前,我们需要以纸质材料走流程,让各部门逐步了解相关情况。平台投入使用后,一些线下的环节省去了,线上的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就像有了一个打通不同部门的‘OA’系统,执法部门在现场检查反馈的信息,我们能第一时间了解;监测部门在现场监测的结果也能很快为执法部门所用,效能大大提高。”来自大阳城集团娱乐游戏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的潘宏杰说。

在上海,“三监联动”工作机制承载固定污染源监管联动功能,与移动执法等系统实现信息对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监测、执法机构基于信息库开展日常监管,在线对固定污染源监管、监测、执法的联动任务实施发起、接收、跟踪、反馈,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

“不仅如此,我们已实现固定源全周期监管。以单个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信息为基础,以固定源的新增为起点,注销为终点,通过时间轴展示对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环评、排污许可、环境监测和执法等主要环境监管行为,建立一源一档,可构建较为清晰的企业画像,让工作开展更加顺畅。”潘宏杰补充道,随着固定污染源综合监管平台不断完善,配套建立了标签体系,有效地丰富了固定污染源信息在线更新、综合查询、分类统计和分析等功能,方便各部门对信息库内排污单位进行快速分类和筛选,强化固定源的精细化操作和管理。

 

信息子库支持市区联动

推动监管场景的全应用

 

随着监管平台的不断升级,对监管、执法及监测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为排污许可证相关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我们每年执法培训的时候,把许可证核发等相关工作一起纳入培训的内容中。久而久之,现场人员就对许可证是什么样、怎么用排污许可证进行监管等有了更多了解,在实际案件办理中,方向也更加明确。”大阳城集团娱乐游戏执法总队王嘉霖说。

随着相关人员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三监联动”的配合不仅体现在案件侦破方面,反馈机制也配合升级。“在开展执法、监测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现排污许可证相关管理要求难以落实等问题,通过证后监管反馈单及时反馈核发部门,核发部门核实后按规定对排污许可证实施变更或商请相关部门研究优化管理要求。这些都对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嘉霖说。

不仅可以反馈问题,查询也更省事了。如果是在以前,企业想查看、下载排污许可证,少不了来回跑几趟,而在如今的上海,“二维码一扫,信息一目了然”。

在上海市一网通办开通“排污许可证二维码查询”服务事项,企业可登录账号,查看、下载其排污许可证中载明排放口的二维码标识牌电子信息。据了解,截至2023年11月,上海市已累计核发带有二维码标牌两万余张。

市级层面不断拓宽思路,上海各区也在积极探索。潘宏杰说:“上海市固定污染源信息库除了市里建立的统一库之外,每个区也都根据各区特点,相继建立了‘子库’,让工作开展更加有的放矢。比如,黄浦区工业企业较少但有很多餐饮企业,静安区有很多餐饮、汽修等社会服务类企业,这些排污单位不在市级登记的范围,但同样有管理需求。因此,各区可建立区级‘子库’,但最终须纳入市级统一的平台,可支持市区联动。”

“污染源信息库实施动态更新,市管企业由市里来更新,区管企业则由区里来更新,最终由市里审核,这也是一种市区联动。在日常具体的监管过程中也有联动,比如,司法部门发现的一些线索属于区管事项,如果市局收到相应举报信息,就会派到区里进行现场执法。”潘宏杰补充道。

在上海,虽然不断加码的“三监联动”还在探索中,但成效已经显现。联动覆盖对象范围拓宽,目前已从约4800家排污许可证单位增加到全市约4.8万家排污单位。联动应用场景扩展,由原来7种联动情形增加到四大类23种联动情形,有效推动固定污染源监督管理场景的全应用。固定污染源全周期监管过程留痕、闭环管理,日渐成熟的“上海模式”正在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同时,也让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毛细血管”更加通畅。

 

来源:中国环境报

XML 地图